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扫码分享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预算司司长李敬辉出席吹风会,介绍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现将文字实录摘录如下:
成本是绩效的关键方面,但在当前的绩效评价运动中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当务之急,莫过于对部门和支出的产出成本进行系统评估,并将其作为关键绩效指标(KPI)加以适当应用。
2020年2月,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 号),明确绩效评价范围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所有项目支出。政府投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项目等绩效评价可参照执行。
基于许多理由,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做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评估都很重要。此项努力的焦点是评估财政可持续性,进而帮助评估现有政策与项目是否需要以及怎样进行调整。财政上不可持续是需要立即调整的明确信号。
财政部新近的相关文件做出了预算执行进行绩效评价的规定,但评价指标仍有完善之必要。为得到更好和更完整的评价指标,有必要了解“预算执行”的确切含义。
5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政府投资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2号)。对政府投资如何避免增加地方债务风险作出明确规定。
中国的扶贫力度堪称世界第一,扶贫成果之大也堪称世界奇迹。目前官方已有正式的标准用来计量扶贫绩效,包含许多相关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脱贫率和返贫率。
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总结出一个规律: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一规律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又称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重要性在这次新冠疫情中再次得到证明,但不同国家的表现大不相同。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上佳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不同地区的表现亦有差异。通过绩效评价,这些差异就能呈现出来。每个地区和部门都可从评价过程与结果中找到薄弱环节,以帮助制定和实施更好的行动方案。
绩效评价关注判断成败得失,绩效分析关注揭示事实真相。两者都提供支持绩效改进的信息,但信息类型不同。无论机构或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如何,在评价结束后均应随即展开绩效分析,以弄清某些重要的事实真相,帮助我们总结和复制经验或确认改进绩效的明智行动。
订阅简讯了解最新的政策资讯和财政新时代等各类时评。
财政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