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分享

首页> 洞察> 财政新时代> 文章详情

【原创】预算绩效评价:产出计量与成果计量的权衡

2020-08-11 1276

政府的本质是服务人民,由此设定了部门与机构的基本职责:以合理成本向公众交付其偏好的公共服务,涵盖服务的数量、质量、成本以及及时性、平等性、可得性、适当性和持续性。 


公共组织的上述职责通常被描述为“结果链模型”:把支出转换为投入、把投入转换为产出、以产出实现成果的过程,简写为“投入-产出-成果”。

 

在采用结果链模型建立绩效评价指标时, 恪守成果计量的两项基本原则很重要:

●与政策/规划目标一致

●与产出计量权衡 


目标决定成果计量。政策与规划的目标设定大多取决于政治程序。因此,从事后的观点看,宜先定目标再做成果计量,因为目标决定成果计量。但从事前的观点看,准确的成果计量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进目标设定,而成果计量的准确性依赖正确的成果陈述。

 

鉴于此,许多国家把成果陈述与部门战略计量结合起来。部门战略计划侧重解决“正确地做事”,成果陈述侧重解决“做正确的事”。当两者作为预算文件的内在组成部分时,预算准备的质量即可得到改进,因而可作为建立预算过程绩效导向的起点和有效方法。 


如果目标以货币表达是适当的,那么采用成本效益比计量成果也可能是适当的。比如某项教育培训规划投入1000万元,学员因此每年增收1200万元,那么成本效益比即为1:2。多数政策与规划目标、进而成果计量不能或不宜货币化,涉及公众健康与安全、生活与环境质量的情形尤其如此。 


计量成果一定比计量产出更好吗?还是恰好相反?其实这是错误的设问。鉴于产出较之成果容易计量,而成果与绩效的关系强于产出与绩效,很难说哪个更好。

 

真正的问题在于何种情形下谁更适合。在产出与意欲成果之间存在直接、清晰联系的情况下,计量产出比计量成果可能更适当。垃圾清扫即为此类例子。作为一般结论,对于最贴近服务用户的下游性任务而言,产出与成果间的联结通常是直接和清晰的,并且足以直接采用产出计量代替成果计量。下游性任务指贴近公众日常生活与工作的活动,典型例子包括市区交通、供水、排水、警察、消防等。 


然而,远离公众日常生活与工作的任务,情况就很不一样:成果计量必不可少并且比产出计量更恰当,除非成果计量的难度太大或成本过高。上游性任务的典型例子包括政策制定、教育、科研、培训和(给领导)撰写内部报告。 


同样,也很难说投入计量不如产出计量,更不用说成果计量。在攸关公众安全与健康的特定情形中,投入甚至计量比产出和成果计量更为恰当。疫苗(投入)的品质就是如此:不仅因为投入的品质大致决定了结果,还因为结果(成果与影响)数据较难获取。产出计量有三个主要维度:数量、质量与价格,三者间亦需权衡以体现服务特性和管理重点。 


概而言之,计量成果更恰当还是计量产出更恰当,取决于三个因素:计量难度、行为扭曲和可操作性(workable)。每个都与服务特性相连。任务越复杂,可操作性越低,反之则越高。“心理健康”比“垃圾采集”的复杂性高得多,产出的可操作性低得多。可操作性反映可控性。


  • 财政新时代

中政智信(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 免责条款 | 隐私政策 | 京ICP备17007910号-2 | 律谷科技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