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分享

首页> 洞察> 财政新时代> 文章详情

【原创】预算绩效评价:产出成本评价结果的应用

2020-07-08 1231

产出成本(costs)是非常关键的绩效指标,但在当前绩效评价中很少被关注与重视。建立合理的产出(outputs)与产出成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开展产出成本核算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加以实际应用,实为当务之急,无论在组织(政府、部门、机构)还是特定项目或规划层面。考虑到公共组织资源需求的微观基础是产出,尤其如此。


多年来,各级政府与部门之所以很难获得准确可靠的“机关运行成本”信息,主要原因在在于相关法规与文件未能准确定义和清晰区分“投入”、“产出”与“运行”概念。直到今天,关于究竟什么是“机关运行成本”依然存在大量的认知模糊。解释为“保运转的成本”只是表明目的清晰——维持组织日常运营(operating)的维持性成本,但未能表明这一目的之具体内容。


一般地讲,只有在清晰区分“投入成本”与“产出成本”并明了两者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机关运行成本的确切含义才能被理解,模糊认知才可能得到消除。也唯有如此,把陈旧过时的现行“统计调查法”转向“(权责)会计核算法”,进而建立有意义的产出成本评价与评价结果应用体系,才是可能的。


澄清问题的第一步是把“机关运行成本”划分为两个层次:投入成本与产出成本。


投入成本(input’ costs)指为维持组织运营而在特定期间内发生的资源耗用(“费用”)和资本占用成本,而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持组织本身的“存在”,而不是向组织外部的服务对象提供产出。资本占用成本指占用资产的机会成本。在某些国家,机构需要就其资产占用向政府缴纳资本占用费,这就是资本付费制度。


任何组织都有投入成本,但假如没有产出(“幽灵机构”),即没有产出成本。举例来说,闲置未用的单位公车并无作为产出的行驶里程,也有折旧费和机会成本;无所事事者并无作为产出的“工作时间”,但也有工薪福利支出。产出成本核算的前提是:必须有产出,并且产出必须严格定义、清晰鉴别和正确分类。没有这项扎实的基础工作,政府职能合理化和机构改革很难成功,机构(区别于规划)层面的绩效导向预算也无从谈起。


以上基础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即可着手开展产出成本核算——“做事需要花多少钱”。“做事”即把投入转换为产出。没有产出意味着没有做事(磨洋工)。产出成本核算就是把投入成本转换为“做事需要花多少钱”的过程,由此获得的产出成本信息涵盖实际与标准成本、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产出成本评价有四项关键应用:


  • 改进运营流程

-产出成本越接近投入成本表明效率越高;

-聚焦次要/无效产出实施成本控制(避免玉石俱焚的一刀切);

-奖赏把投入成本转换为产出成本并使其控制标准以内的单位。


  • 改进管理决策

-形成正确的成本观(目的才是发生成本的合理基础);

-服务定价、生产/外包;

-基于产出改进人事(编制数、类型与职责分工)和工薪决策。


  • 改进预算过程

-确立公共组织资源需求的适当微观基础(产出);

-为预算确立客观的成本基础;

-减少财政部门与机构间支出需求的信息不对称。


  • 促进政府职能合理化

-把形式主义或官僚技能转换为服务意识;

-聚焦资源(花钱)财务观转向产出(为谁为何花钱)财务观;

-基于产出成本量化地方支出责任和评估收入充分性。


  • 财政新时代

中政智信(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 | 免责条款 | 隐私政策 | 京ICP备17007910号-2 | 律谷科技出品